冰島徒步 – Laugavegur Trail 壯麗風景與酸痛雙腿的四天回憶

兩年前第一次到冰島自駕環島,途中的一天彎進了內陸的 Landmannalaugar 營地過夜,隔天,走進附近的步道隨意走了兩小時。那時我才剛認識冰島山區的樣貌,對眼前彩色山脈、地熱溫泉與蒸氣瀰漫的荒野感到震撼。那天在步道起點遇到一位剛走完 Laugavegur 的大哥。他一直跟我們說這條路多漂亮、多值得走,我們便記下來,還拍了他的地圖。

後來我們一路環島,整個旅途的風景都十分漂亮,但最讓我驚艷的是從 Landmannalaugar 和從那一路往南開到 Vik 的那段路。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「走進另一個世界」的感覺。回到瑞典後,我一直記得那位大哥、那張地圖,還有當時的決定:「一定要再來一次冰島走這條路。」

今年夏天,終於把這個念頭付諸實現。

其實本來還在猶豫要選哪一條長天數的健行路線,像是瑞典國王小徑再往南的100公里,或者挪威的尤通黑門山脈,也都在清單上。但冰島這趟最先揪到人,而且大家都對 Laugavegur 有點嚮往。只是我們都不算有經驗的長途健行者,為了安全和輕便,我們最後決定報山屋團。有領隊、有行李接駁、還有食材送到營地的安排,讓我們可以把更多體力和空間留給最重要的事——走路,還有拍照。

我們參加的是 Arctic Adventures 的四日 Laugavegur 徒步團,走經典路線、住山屋,還有行李接駁。團費不便宜,但對於還算是多日徒步新手的我們來說,是個能安心享受風景的方式。

因有行李有接駁,本來打算把多的攝影家當都帶上。我剛從我爸那裡a來的新相機——Sony α7R 搭配 25mm 和 55mm 兩顆定焦鏡馬上就可以出馬。本來還打算帶我的玩具空拍機,但夏天在這條路線上飛空拍機需要額外申請許可,兩個地點加起來竟然要一萬台幣。最後我決定不帶空拍,只帶了相機、腳架、濾鏡,準備在山屋附近拍拍晚霞。結果到了現場才發現——我忘了帶雲台的鎖片,整趟沒辦法上雲台拍照,只能徒增重量 QQ。

還好冰島 Laugavegur 的美麗,是不用高級的器材也能記錄下來的!

 Day 1|重返彩虹山

第一天下午從 Landmannalaugar 出發,是一段約四小時的適應性健行。雖然這是我第二次來這裡,依然覺得這裡的地貌太夢幻了——彩色山丘在陰天時內斂含蓄,走到一半天氣忽然轉晴,陽光灑下的瞬間,整片景色像被喚醒一樣,綠的更綠,山的紋理立體得像動畫場景。

最讓人懷念的,還是那個野溪溫泉。沒想到兩年後再來,池邊多了木平台可以放東西,水溫也升高了。現在不用像以前那樣擠在源頭,小心漂浮在上下層水溫不同的區域裡防止被冰島了。雖然還是偶爾忽冷忽熱,但整體舒服又放鬆,走完第一天的身體剛好被療癒。

Day 2|山巒疊嶂之上

從 Landmannalaugar 再次出發,第二天是整條路線最長、最累的一段,一早從彩色山谷出發,一路穿過讓人屏息的地形變化。我們一路走到湖邊的 Álftavatn,總長 24 公里、爬升高達 900 公尺。

前半段是連綿的五彩山丘,霧氣從山谷升起,岩石一層層鋪疊,像火山堆出的油畫。走過積雪未融的山頭,也踩過一小段冰川,冰雪在腳底嘎吱作響,風景卻像另一個星球。有小溪、地熱、碎石坡,也有高原草地上忽然出現的蒸氣孔,彷彿冒著煙的地面正在緩緩呼吸。

領隊說下一間山屋比較破,乾脆讓我們直奔 Álftavatn,直接走兩段的距離,也讓這天成為整趟路程最具挑戰的一天。最累的不是上坡,而是一段長得幾乎沒盡頭的大陡下坡,走到最後膝蓋在發出哀號。但也是在這裡,我們看到最壯闊的景色:山巒層層疊疊,光影在雲縫中灑落,整個世界都寂靜無聲,只有風在吹。

抵達湖邊的山屋時我們幾乎是爬進屋的,但 Álftavatn 的景色又讓我忍不住走了兩次去湖邊,一次玩水,一次拍不太紅的夕陽。

這天我也才發現,ND 濾鏡帶了,鎖環卻忘了帶,想拍長曝的我只能看著湖水哭笑不得。但成功得到和可愛的瑞士妹妹的合照!

Day 3|沒有盡頭的路

從湖邊的山屋出發,今天的路程看起來輕鬆許多——全長約 16 公里,總爬升只有 40 公尺,幾乎是一路緩緩下坡。比起前一天的長距離與大爬升,今天像是某種緩衝:地形溫和,走起來也不特別吃力,卻意外地讓人感到煎熬。

前段穿越碎石區與矮灌叢,景色雖然變得單調,但也還算平順。但當我們踏上一片遼闊的黑沙原後,那種「這裡怎麼還沒走完」的感覺就開始了。眼前總會出現一個小丘,看起來像是終點所在,我們心中升起一絲希望;但每次翻過小丘,迎接我們的卻是另一片看似一模一樣的平地和更遠的地平線——這樣的循環重複了一次又一次,像是走在健行版的跑步機上,耐性和腳力都被慢慢磨掉。

傍晚抵達 Emstrur 的山屋時,大家都默默拖著步伐進了營地。今天沒有壯闊風景的分心,疲憊來得更直接,也更深沉。

這天的晚餐理論上是豪華的烤鮭魚配米飯,但卻成了我們全團最慘烈的晚餐之一。讓人哭笑不得的是——煮飯的工作分配給了我們三個亞洲人,結果竟然大!翻!車!

按照料理包上詭異的指示(米和水 1:3、水滾下米、煮 10 分鐘後把多餘的水倒掉),結果飯根本沒熟,怎麼補救都還是偏硬偏生。魚還是冷凍的,烤完中間還是冰的。最後我靈機一動,加了醬油把魚壓碎拌進飯裡,打算做個簡陋的鮭魚拌飯,沒想到旁邊的美國媽媽看了也跟著學,還稱讚這吃法很不錯——雖然我自己知道那只是災後應急而已。

這一晚雖然有點難吃,但窗外風還在吹,山屋裡卻暖烘烘的。大家擠在一張長桌上,有說有笑,就連一場失敗的晚餐,也有了讓人記住的味道。

Day 4|走向森林,也走向盡頭

最後一天的行程是從 Emstrur 出發,走完 Laugavegur 的最後 15 公里,前往 Þórsmörk。這段路總下降約 300 公尺,雖然仍有些起伏,但整體不算難走。天氣轉為陰雨綿綿,火山地形與黑沙漠逐漸被草地與灌木取代,視野裡開始出現一叢叢綠意,甚至能聞到森林的味道——冰島的南部迎風坡,似乎特別有生命力。

真正讓人記得的是中途要涉過的一條大河。雖然前幾天也走過不少冰河水,但這一條水寬流急,氣溫又低,當腳踩進水裡時,那種直竄小腿的冰冷讓人忍不住倒抽一口氣。水深大約到脛骨,但水流強勁、石頭也滑,一不小心就可能失去平衡。我那雙運動鞋甚至在這時掉了一個鞋底——好險是掉在乾的石頭上,不然真的差點留下不該留的東西。

河對岸不遠就是指標:「Þórsmörk 1.5 km」。

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,看到這個數字之後,原本疲憊的身體忽然像打通任督二脈,腳步都變輕了。雖然還是有點上下坡,但這段路已經不太需要意志力,走著走著甚至有點捨不得它結束。只是,洗澡的念頭實在太強大了。雖然山屋其實每天都能洗熱水澡,但我們三個每天到站都直接躺平,從沒真的排過那條隊。

等回到 Þórsmörk,四天行程的我們就在營地收裝備、打牌、等待接駁車,而六天的隊友們還要再走兩天。心裡一邊佩服他們,一邊默默慶幸自己可以下山吃東西。55 公里的旅程結束了。走的當下很累很遠,回頭一看卻只覺得太短太快——也許,下次會想試試看六天也說不定。

結語|風景真的很美,腳也真的很酸

結束四天的健行之後,我們在雷克雅維克多待了兩天。行程沒有什麼遠大的目標,只是睡到自然醒,吃吃喝喝、買買東西,最後去泡了個舒服到快要原地睡著的溫泉。身體雖然還是有點痠,但心裡卻一整個放空,只記得風景真的很美,腳也真的很酸。

現在回頭看,那幾天的記憶其實有點模糊,大概是因為太累,也可能是因為在當下真的太專注在「走完」這件事。那些細節後來想不起來,但山巒的線條還留在腦海裡、溪水冰涼的感覺還在腳踝上、那段無止盡的黑沙路和遠方若隱若現的山屋還讓人會心一笑。

這是我第二次完整走完的多日徒步路線。也是我第一次帶著全幅相機、拍 RAW,記錄下來那些比想像中還巨大的山谷、比地圖上還遙遠的距離、比想像中還沉的疲憊,還有比預期中更滿滿的快樂。

從冰島回來後,日子一下就恢復正常。但有些畫面會突然閃過腦海:湖邊的風、地平線那頭永遠走不到的山屋、還有我們一起煮壞的飯。那些時候,我會想起那條路、那幾天、那些人,像是在日常裡亮起的一盞小燈提醒著我,這個夏天我去走了一段又長又美的路。

不確定下次會去哪裡,但我知道我還想再走更多的路。

返回頂端